首页 |

“让每个生命都可以拥抱更多可能”


来源:人民政协网

“未来,愿我们无论在何方,都心怀梦想、坚持热爱,永远脚踏实地、淡定从容……”不久前,在中国传媒大学2023届毕业典礼上,全国首位视障播音硕士董丽娜作为毕业生代表,以字正腔圆的演讲、温暖坚定的声音、热情饱满的情绪,不但惊艳了全场,更收获了众多网友的敬佩与鼓励。

离开校园即将步入职场之际,董丽娜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对于现在和未来有着很多期盼的她,希望更多残疾人大学生能够同健全人一样享有无限可能的精彩人生。

记者:在35岁时,报考播音主持专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什么支撑你作出这样的选择、一路成就了理想的自己?


(资料图)

董丽娜:2018年底,听说有几名视障者顺利参加了研究生考试,特别振奋。那时候,我已经取得中国传媒大学自考本科学历,也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在35岁准备考研,还要兼顾播音主持线上教学任务,辛苦可想而知。但出于对融合教育课堂理论及实践的向往,我还是决心冲一下,希望通过学习,看到自己不断的成长与变化。

面对一样执着追梦的视障人朋友,我想强调融合教育的重要性。3年的读研生活,中国传媒大学提供的融合教育让我顺利完成学业,同学和室友也给予了非常重要的帮助。通过自身的实践,我认为成立融合教育支持小组,引进盲文打印机、点显器等辅助设备,设置视障人士阅览区等,都是未来的融合教育教学工作中可以考虑的。

如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视障者在生活中可以借助信息无障碍技术,使用部分互联网产品。在读屏软件的辅助下,我逐字逐句“啃”下1000余万字的文献资料,在硕士毕业论文中梳理口述影像相关理论,并对无障碍电影讲述策略提出见解。其间,总能想到当年盲聋学校小小的图书馆里,渴求知识的自己。

我始终相信学习的力量,一路求学,从大连到北京,原本以为只能做一名推拿师,如今进入播音艺术专业殿堂,我突破了很多个“没有先例”。先例是要创造的,只要敢于尝试,不就有了吗?不对自己设限,一切都有可能。

记者:如果人生是一列火车,经历就是一个个站点。哪一处停靠,扭转了你的人生轨迹?

董丽娜:我是先天弱视,10岁时彻底失明。完成9年义务教育后,进入技校学习中医推拿。那个时候,按摩推拿被认为是视障者就业的唯一出路。

虽然掌握了一门技能,可以自食其力了。但是推拿不是我喜欢的状态,也不符合我追求成长的要求。特别幸运的是,2006年我了解到北京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组织视障青年学习播音朗诵,于是辞去工作,带着简单的衣物和一根盲杖,独自踏上开往北京的列车。

进京路上,随身携带的MP3播放了一首名为《破晓》的英文歌,歌词大意是说早晨已经来到,鸟儿开始歌唱,这只鸟儿正如当年想要重新开始的我。心中深藏的梦想种子,仿佛“噗”地一下破土而出。

带着憧憬与忐忑,在北京电台培训中心的学习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不能对着镜子练口型,就通过耳听和触摸训练自己的普通话。半年多的不懈努力,终于拿到了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全身心投入语言艺术的同时,我一直努力倡导并证明残障群体可以、也应该与社会融合。

记者:毕业是一个终点,更是人生旅程新的起点。大家都很关心你在就业路上走得是否顺畅。

董丽娜:“夏青杯”全国朗诵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经敬一丹老师引荐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担任特约主持人,在教育机构负责播音主持培训工作……曾经的人生经历,让我觉得自己在就业中是有优势的。然而,读完研找工作时的遭遇,让我感到并非每次努力争取都能得偿所愿。

今年春招时,我向几所高校的播音主持教职岗投递了简历,能力没有受到质疑,最终皆因视力障碍被拒绝。每每回想起,还是会难过,也深知社会大众还缺乏对不同群体的认知与了解。

现在有了语音转文字软件,视障人士获取信息的障碍已经非常小了。我一直认为,社会应是多元的、包容的。经过正规培养,残疾人大学生拥有知识技能,一样可以承担具有一定复杂程度和技能要求的工作。

记者:你希望社会给予残疾人大学生哪些帮助?

董丽娜:残障群体需要一个平等的发展机会,包括求学、就业等,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然而,当今社会还是没有完全脱离刻板印象,认为一些工作并不适合高校残疾人毕业生。

面对那些无形的条条框框,我更愿意从自身做起,做得更专业,用这种方式让社会意识到,视障群体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情。于我而言,当然是播音主持教学或者创作,也会为有需要的视障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我也会尽力倡导社会融合,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让每个生命都可以拥抱更多可能。

尽管目前就业岗位尚未最后落实,但我相信自己必有用武之地。虽然这个过程很煎熬,但只要有耐心、坚持住,就能看到机会来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