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 赵狄娜
(相关资料图)
眼下,我们需要的“她”作品是真正能够将女性角色作为中心,关注女性的情感、内心体验、个人成长和家庭生活;在塑造具有独特性格和魅力的女性形象的同时,并不回避女性的脆弱和不易为人所理解的一面。
大运会中国人气选手吴艳妮、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火箭总设计师容易……当今,各行各业的女性都在闪闪发光;“女性要成为自己人生的决策者”“女性以强者而非弱者的态度体验爱情”……热搜上,女性议题始终备受关注。在这样的新态势下,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她”深度活跃于屏幕上,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无论电影、电视剧还是综艺领域,以新时代女性为主体的“她题材”持续重磅出击,彰显女性价值已成为创作热点,缤纷多元的“她力量”迎来井喷式发展,并开始重塑影业新视界。
新突破数据显示,电影《芭比》目前的全球票房已突破10亿美元。而该片也成为第一部由女性导演执导的、票房突破10亿美元大关的美国电影。
作品和社会要“同频共振”
2023年夏天,一场“粉色风暴”席卷而来——电影《芭比》上映了。研究公司Comscore的数据显示,这部粉红色调喜剧片目前的全球票房已突破10亿美元。而该片也成为第一部由女性导演执导的、票房突破10亿美元大关的美国电影。
社交媒体上,《芭比》的讨论度居高不下,网友七只评价:“开头的‘2001太空漫游’、Barbie选鞋子时的‘黑客帝国’、Ken们打排球时的‘壮志凌云’……当我开始数这些梗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已经看了这么多男人拍的电影了!We need more Barbie!”网友与之表示,“最动容的一段是Barbie坐在公交车站台的长椅上,望着皱纹满布的老年女性,对她说‘you are beautiful’,然后那位老年女性自信地回答‘I know it’的那一刻。”作为一部由女性导演独立执导的电影,《芭比》突破了性别角色的限制,展示了女性电影的实力和影响力。有评论认为:《芭比》的成功不仅是一次票房的胜利,更是一次女性导演和女性题材电影的胜利;女性电影人同样可以在这个行业中取得重大成就,开创更加广阔的天地、书写电影历史的新篇章。
浙江天光地影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策划人、营销专家、影视制作人、监制严从华曾指出,“女性是中华民族和人类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伟大的故事来自女性,但是我们从影视创作上对这个题材没有大量展开,我觉得可能整个影视行业都要深思。”如今,“她题材”掀起热浪并非偶然,近年来,影视行业创作者对女性愈加关注,其作品也往往反映了不同女性可能面临的生存境遇,开始真正从现实角度出发、以正向思维探讨“她力量”带来的魅力。从早些年的《三十而已》《流金岁月》《你好,李焕英》,到近期的《心想事成》《女士的品格》《外婆的新世界》,一众作品都在从不一样的视角讲述女性的故事。
不久前,由秦海璐、保剑锋、左小青、田雨领衔主演的电视剧《时光正好》杀青,这部剧改编自作家蒋离子的小说《老妈有喜》,聚焦了一群新知识女性的成长,艺术化地揭示这群女性在工作、创业、家庭、生育、子女教育、社交等问题上遇到的种种矛盾冲突,展现新时代中国女性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家庭观、生育观、道德观。蒋离子也表示,其实年龄和性别是既敏感又有很大创作空间的话题,“作品和社会语境需要‘同频共振’”。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进步和舆论环境的改善,女性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困境与不公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主义者为了女性权利而发声、行动甚至是斗争。智联招聘的一份女性职场调查报告曾显示,女性在普通职员、基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的占比分别为46.3%、21.2%、21.4%、5.0%,女性的职业发展之路依然不乐观;而在传统父权制度的叙事里,女性常常作为男性的附庸出现,性格多以隐忍和柔弱为基调,非常扁平化。可以说,女性题材的“爆发”实际上是女性主义事业发展的产物。
在“她视角”之中,女性的固有形象正在被逐渐打破,女性可以打开人生新局面,获得人生的再次成长。比如此前热播的《不完美受害人》,就呈现了一位普通女性面对来自他人的“压迫”甚至环境舆论的不公,如何勇敢维护自己权益的过程。剧中大部分主要角色都是女性,因为立场和处境的不同,态度也各不相同,在挣扎和痛苦中,女性们以柔克刚,用智慧破解难题,属于女性的看不见的“难”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探索真正的女性表达
知名导演、编剧王丽娜说过:“女性形象就像摇篮的嘎吱声和朴素的催眠曲,我们谁也无法否认摇动着摇篮的双手也摇动着地球,摇动着人类生生不息的发展。我喜欢女性身上这种坚韧朴素的气质。”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充足养分的女性题材和女性角色,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精神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众对女性力量的关注。
当下,女性题材也是各大电影节的亮点。去年的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上,李少红表达过自己的看法。“女性表达的文化形式越来越丰富,从整体趋势来看,国内和全球范围都越来越重视女性表达,戛纳电影节会专门办女性题材的主题,去年整体的选片也都倾向于女性表达,其实是鼓励很多女性创作者走上电影这条路。”女性电影研究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研究员秦喜清认为,从全球的角度来讲,目前电影产业的确是存在着女性发展的巨大空间,“之前女性电影仍然处在边缘状态,而近几年,主流电影节对女性电影的关注和推动力度还是挺大的”。知名作家、编剧饶雪漫表示,“像现在的‘大女主’影视作品,对于女性的成长,大家一直都非常关注。我觉得讲述女性的成长对我们来讲可能是更为重要的,接下来要做的更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把女性真实的成长展现在大家面前。”
不过需要警惕的是,在“她力量”“她题材”蓬勃发展的现在,部分制作方只是在不断消耗“女性”,把“女性”当作流量密码。这样的“蹭热度”会导致出现一大批看似“正确”而实际仅为经济效益服务的影视剧,故事情节套路化,价值探讨浮于表面,本质上只是投机取巧打造营销卖点。眼下,我们需要的“她”作品是真正能够将女性角色作为中心,关注女性的情感、内心体验、个人成长和家庭生活;在塑造具有独特性格和魅力的女性形象的同时,并不回避女性的脆弱和不易为人所理解的一面。此外,通过作品中对性别歧视、家庭暴力、职业限制和性别刻板印象等问题的批判,可以为女性争取平等和尊重的权利,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价值。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各大平台播出与待播的女性题材作品近20部,在风格、结构、话题等方面都有延展和创新,待播中的重点剧集包括仙侠剧《与凤行》,古装剧《阿麦从军》和《隐娘》,都市剧《在不安的世界安静地活》《误入浮华》《今天的她们》等。正如网友小水在评论《芭比》时所说,“电影的结尾提示我们,在无条件的拥抱和否定之外,也许还有一条道路,那就是继续创造。女性的创造不是一颗孤独的流星,而是一场持久的接力”。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8月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