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今年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上,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顾庄社区“爱心裁缝”胡金海光荣上榜。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7月4日采访了解到,今年76岁的胡金海,有一手缝补织补的好手艺,病退后连续26年为街坊邻里免费缝补衣物上万件,用朴实淳厚的心和多年坚守的善举,赢得当地群众口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认真工作
街坊邻居夸赞:“手艺好,心更好”
胡金海是顾庄社区顾庄新村居民,是一名党龄近40年的老党员。20多年前,胡金海病退回到扬州休养。身体康复后,闲不住的他便想着为左邻右舍做点事。老胡心灵手巧,年轻时学过裁缝,有一手细致娴熟的缝补手艺。他便将自家车库改造成缝补坊,为街坊邻里免费缝补衣物。一传十十传百,从来的人很少到“门庭若市”,老胡的善举受到越来越多居民的敬重,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胡裁缝”。他觉得人不能忘本,就将自家车库取名为“初心补衣坊”。
“老胡,请你帮个忙,裤子开缝了,等着穿呢”、“不急,先坐会,五分钟就好”,前几天,邻居梁永宝找胡金海帮忙,胡老接过裤子,戴上老花眼镜,坐在缝纫机前,便开始埋头缝补。老人动作娴熟老练,不到5分钟,裤子完好如初。梁永宝接过裤子直夸:“针线活就数老胡,手艺好,心更好。”
和街坊聊家常
为啥自掏腰包为大伙服务?老人这样回答
记者走进这间小车库,占地仅有8、9个平方,摆满了缝补工具和材料,脚踩缝纫机、电动缝纫机、锁边机“设备”齐全,裁缝剪、颜色各异的线和成捆的拉链,琳琅满目。车库门前,胡金海还专门摆放了几张小凳子,他缝补时,邻居可以一边等一边聊天。
补破洞、改裤脚、换拉链,是胡金海每天干的活,也是他的“拿手活”。身材单薄瘦小的他,一坐在缝纫机前,在胸前党徽的映衬下,干劲很足,人显得格外精神。“我之前一直在煤矿干挖煤工作,后来得了贲门癌,才病退回来休养的。”胡金海说,随着身体逐渐康复,忙惯了的他开始“闲不住”了,就重拾年轻时的手艺,为街坊邻里义务缝补,谁料这一干就是26年。每天都有邻居熟人送来衣物,请胡金海帮忙缝补,他总是乐呵呵地收下来:“放心,交给我,没问题。”据他粗略估计,26年来,自己缝补的衣物多达上万件。
“缝补主要是手艺和时间成本,缝纫机本来家里就有,拉链呀、线呀、布呀啥的,不值什么钱。过去在单位上班,组织上对自己很照顾,提前安排了退休,自己也不能老这么闲着。有事情做,能为大家解决点问题,哪怕是很小的问题,我觉得心里很舒坦。说老实话,现在我很充实,每天都很开心,身体也比以前好了。”对于记者和不少人“为啥要自掏腰包为居民服务”的疑问,胡金海这样回答。
助人为乐不断档,决定收徒“传帮带”
记者采访获悉,除了缝补,老胡还能改旧衣裳,引导年轻人勤俭节约。胡金海说:“大家知道我手艺好,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来找我帮忙,皮包拉链坏了,换了一个继续背;裙子勾破了,打个补丁,更时髦……”
据悉,2022年2月“江苏好人榜”发布,胡金海作为扬州“独一份”入选,曾经的“初心补衣坊”也挂上“好人工作室”的牌子。“不管是江苏好人,还是中国好人,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激励,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我是党员,能为大伙做点事情,我感到光荣、高兴。”胡金海说,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了,为了让助人为乐不断档,最近,他也在和社区商量,准备收徒弟,以“传帮带”的形式,把义务缝补延续下去。
顾庄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老胡除了当“爱心裁缝”,还当网吧义务监督员、小区义务巡防员、楼道义务保洁员,身份多、事情多,却不怕吃苦,不怕麻烦,乐在其中。这种“退休不褪色”的精神,成了越来越多志愿者的榜样,小区的氛围越来越文明和谐。
通讯员 蔚洁 李娟 陈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徐珩